2025-10-23
首先映入眼簾,是一片藍:湛藍、紫藍、深藍,與交錯其間的米白、芥末綠、灰紫、土黃……等優雅抑鬱的色彩,顯然畫中富有低宕詩意,兼有歌頌生命的含蓄氣息。此幅題為&ldq...more
2025-10-20
乍看這幅廖繼春老師作品,尺寸91 x 72.8公分,雖非巨幅,卻以濃烈的色彩張力與層疊的筆觸營造出龐大的精神能量,在為數不多的抽象畫中,情感豐富,能量巨大,尤其此作屬於難能可貴的&ldquo...more
2025-10-16
眾所周知,廖繼春老師的“粉紅色”招牌,不論是具象畫或是抽象畫,都有代表性的重量,許多拍賣場曾創天價的廖繼春名作,莫不充滿粉紅“密碼”,馳名中外...more
2025-10-15
The Genesis of the Aesthetics of Radiance A Manifesto on the Emergence of ‘Can’ ...more
2025-10-07
這是一幅讓人歡欣鼓舞,神采飛揚的抽象畫! 當我們面對《花園春景》,最直覺的感受就是「眼花繚亂」—色彩繁密、形象交疊,難以一眼看清楚名堂。然而,當視線逐漸適應,便可發現畫面的...more
2025-09-25
國內畫壇有所謂的“半抽象畫”之說,望文生義,這是介於有形(具象)與無形(抽象)之間的曖昧形式;雖則有些附會牽強,卻也附和了本地“寬容”與&ld...more
2025-09-22
總覽廖繼春的晚年後期抽象畫系列,色彩有斑斕繽紛的特質,線條有游離自由動能,與同一時期具象畫“相輔相成”之作,為數不多,此幅最受普羅大眾歡迎,也是本人最激賞肯定之一。 ...more
2025-09-15
畫家埃德加.竇加(Edgar Degas)說:「藝術不是再現你已看到的,而是你想要表現讓大家看得到的。」本文就此偈語開宗名義,讓我們直視此幅精彩的抽象畫。 廖繼春(1902&ndash...more
2025-09-09
廖繼春的《風景》創作於1970年,正值藝術生涯的晚期。此時他已走過早年的印象派與野獸派探索,也經歷了對色彩強烈對比的執著,進而轉入更為自由、抽象的造型語言,以《風景》為例,帶有立體派與抽象表...more
2025-09-05
廖繼春(1902–1976)在台灣近現代美術史中,被尊稱為色彩大師,也是日治時期「台陽美術協會」的重要核心人物。其創作歷程自1920年代即展現對西方繪畫的敏銳吸收,從印象派、野獸...more
2025-09-01
廖繼春為數不多的抽象畫,嚴格地從畫面審視:抽象與具象的比例超過50%以上的”半抽象畫“,大約有20幅,時間跨度約有十年,在當年保守畫壇,實屬罕見。而此幅是這些廖氏珍貴...more
2025-08-26
本人經常細讀廖繼春老師精美畫冊,對其1967~74年間,為數約15幅不多的抽象畫,極其著迷,佩服之至。 然而,坊間有所謂的“半抽象”畫之稱,凡是將靜物或風景畫,...more
2025-08-08
終於親眼目睹陳澄波的油畫「滿載而歸」,這無疑是其一生代表作中的代表作—我給與篤定的最高評價。 陳澄波「滿載而歸」畫作。 畫中熟悉的城鎮房舍,叢林草木,很可能是...more
2024-12-06
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,推出一項名為「走揣.咱的所在」的陳澄波百三特展,是一樁迥異於美術館的大展。其策展的主要訴求:自然—台灣島嶼的生態包括:天文、地理、水文、人文,到動植、礦...more
2024-11-30
本人偶像又是媒體寵愛有加的梵谷,其生平稀少的水彩畫「麥堆」於2021年拍賣價逾新台幣十億元,又創拍賣天價紀錄。本人欣賞讚嘆之餘,正巧與故宮博物院的鎮館國寶范寬的「 谿山行旅圖」,前後翻閱評比...more
2024-11-24
參觀美術館、畫廊是一樁賞心悅目的事,走馬看花是常態,浮光掠影是享受,在表面的附庸風雅之外,如果進一步靜心分析思考一場美展,甚至橫剖縱析一幅畫作,將會發現許多奧妙的符碼,隱藏畫家內心深處的秘密...more
2024-11-16
梵谷名作《 有絲柏與星月之路 》(Road with Cypress and Star)1890油畫92×73cm,筆下顯現梵谷經常出現的絲柏樹,直指並象徵生命之死亡與重生,這是...more
2024-11-16
貝多芬於1818至1824年間創作的第九號「合唱」交響曲,是他完成的最後一部交響曲。該作品是古典音樂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之一。 於2003年,這部交響樂的貝多芬親筆手稿(圖一)在倫敦的...more
2024-11-16
古今中外,有多少的藝術家追風逐流,平庸粗俗;又有幾人修養到家能夠超越:形式表象、流行跟風、商業取向、世俗教條、名利誘惑;甚至擺脫憂鬱自卑、保守畏縮,而果敢地直視自己的齷齪、衰竭、貧乏,勇敢挑...more
2024-11-05
莫內(Claude Monet 1840~1926)晚年72歲後(1892~1926)創作蓮花池系列,總計約251幅,全屬布上油畫。 1865,莫內25歲,血氣方剛的少年。前一年與父親...more